首页新闻
 
  工合动态
  公告
  合作社调研
     关于齐齐哈尔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01-20      点击次数:3358
关于齐齐哈尔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12-16  来源:齐齐哈尔市农业委员会

  按照市领导部署,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市农机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些年,党和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为齐齐哈尔市农机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使齐齐哈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3—2009年七年间共组建百万元农机作业合作社147个;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53个。农业机械总投资6.77亿元,场库棚建设资金3.96亿元,带动土地规模面积达6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8.9%。从齐齐哈尔市目前看,农机合作社经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按全员股份制管理模式。这是最初运作的一种经营模式,每户都有股份。共有26个,占13 %。二是集体农机服务队模式。这是村集体持全额股份,农机合作社的一切经营权集中在集体农机服务队上。共有14个,占7 %。三是大户股份制模式。这是目前农机合作社普遍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主要是国有资产投入部分归大户所有,大户自筹资金达到机具总额的50%以上。共有152个,占76 %。

  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能够有效地保证土地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有利于精量点播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机农艺结合,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产出率。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组建农机合作社后,全村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74万斤增长到2009年的618万斤,增幅达30.4%。在去年低温寡照且旱涝灾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每亩粮食增产幅度仍达20%。二是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作为前提和重要保障。农机合作社能够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市农机合作社带动土地规模面积达6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8.9%。三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去年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6.59万人,比上年新增转移人口2.99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由于农机合作社组建才外出打工的。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通过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机械创收等多种方式增加有效收入。拜泉县进展村巨龙农机合作社就是充分发挥大机械作用组建的,2009年入社成员人均收入达到14800元,为没入社农民收入的2.9倍,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高出没有农机合作社的村近一倍。

  二、农机合作社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相对滞后,影响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由集体经营转为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日趋突出,大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

  二是道路、桥梁过窄,林网过密,制约了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从目前看,农田道路过窄,不利于大机械行走;林网太小,致使大机械难以使用,空运转时间太长,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农机合作社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农机合作社管理体制,限制了农机部门作用的发挥。农机部门对合作社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其原因:首先,国投比例过低,导致对农机合作社管理的不利,由于组建的合作社农民投资比例过高,权属不好划分,主管部门很难规范与监督。其次,认为农机合作社是村里内部的一个经济实体,任何经济问题都由村领导或理事长自己说了算,只在眼前经济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在项目落实之前,愿意承担项目实施方案中任何条款,而项目落实、机具到手,情况就发生变化,农机管理部门没有更好的办法,出现自由发展的趋势。再次,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折旧费没有按规定提取,存在“一茬烂”的问题。虽然制定了关于提取折旧费的相关办法,但执行力度难,缺乏有效手段和措施,存在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后劲不足的问题。

  四是集体财力匮乏,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机合作社健康的发展。目前齐齐哈尔市农机合作社主要是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两种形式,不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土地分散经营而造成的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村集体经营的由于受行政管理手段制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突出的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但目前齐齐哈尔市绝大多数村级经济薄弱,集体财力匮乏,地方政府没有相应配套资金扶持和贷款优惠政策。由于现代农机合作社投资规模过大,自筹资金过多,场库棚建设和生产流动资金缺口大,影响现代农机合作社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加上农村道路窄、林带密、作业网格小等客观条件制约,影响国外大马力拖拉机作用的发挥。

  五是农机合作社内部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机合作社作用的发挥。第一是合作社管理人员不适应当前的管理模式。股份制农机合作社要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去管理,要用市场经营理念去经营,而我们现行的管理人员,管理方法很不适应,内部核算方式还很繁琐,重点环节抓得还不细,还不到位。第二是驾驶员素质较低。合作社购置是新型的大马力和科技含量高的复式联合作业农具,对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驾驶人员文化素质低,对新型机具了解的不多,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很难保证机械高效优质地发挥作用。第三是农民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影响了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农民对现代农机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农民在没有看到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要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需要一个过程。第四是农机后续服务跟不上,缺少维修、配套等服务,影响了发展速度。第五是内部管理还不够完善,有的地方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影响了农机合作社作用的发挥;有的地方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

  六是全程机械化速度有待加快。尤其是玉米机械收获很低,全市机收程度仅为6.7%。按大型收割机每台收获3000亩计算,全市玉米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需要4000台,尚缺3584台;马铃薯收获机259台,而且小型的多,每台按收获500亩计算,全市马铃薯面积在500万亩左右,需要1000台,尚缺741台。马铃薯栽植机、甜菜收获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更少,实现全程机械化难度很大。

  三、下一步推进措施

  1、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一是合理布局。各级政府要投放主要精力,抓住现代农机合作社三年发展规划的契机,组建不同形式的现代农机合作社,要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大豆主产县,以配备深松整地和收获机械为主;杂粮县区,以配备深松整地机械为主,积极探索玉米收获机械化;畜牧业地区,以配备探松整地和青贮收获机械为主,大力推行青贮玉米机械化;水稻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放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现代农机合作社倾斜,实行优先补贴、多购多补,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累加补贴;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机合作社;各级财政要配套一部分合作社场库棚建设资金和业务部门必要的管理经费;在银行信贷上给予优先扶持。三是政策扶持。协调落实对跨区作业的农机免收道路通行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除登记及审检费等政策。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承担各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建设项目,将现代农机合作社作为实施各类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科技研究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多渠道争取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免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四是合力推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推进。农业开发、优质粮工程、良种补贴、优质麦生产、水利专项等项目集中向现代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项目区投放。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机合作社。同时,建立防范风险机制,由政府补贴等形式参加农业保险。

  2、积极稳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主要是通过推进场县共建、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作用,抓住全市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引导农民要尽最大可能实行连片整地。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使农业机械从家庭自用型向社会化服务型转化,从而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空间。

  3、建立以深松为主的土壤耕作模式。秋整地是解决干旱最有效途径之一。应建立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保护性耕作为方向,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为核心,实行深松、浅耕、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模式。坚持整地作业标准化,逐步使农民由随意耕作向制度化耕作转变,由连年平翻向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相结合转变,由单机多次进地向一机多能联合作业转变,由多耕向少耕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低成本,增加效益。

  4、健全农机合作社管理机制,发挥大机械作用。 根据齐齐哈尔市情况,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要重点健全和完善6项机制。一是管理机制。按照各地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的不同特点、不同经营模式和规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指导建立起一套完整、完善、规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运行机制,防止资产流失。二是使用机制。开展农机作业的农机合作社都要达到有场地、有机库、有相对稳定的作业区域和一定数量的“订单”作业面积的基本要求,确保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利益机制。现代农机合作社应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在按股分红时,应留一定比例的公积金,用于自身发展壮大和应对市场风险,务求使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四是组建机制。农机合作社组建应由单纯依靠农民向依靠龙头企业上转变,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为农民搞好全程农机服务。同时应由过去单位服务向服务实体方向转变,逐步整合资源,淘汰小型农机具,解决小型农机具进田的问题,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雏形。五是配套机制。重点研究解决制约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尤其是制约大机械作业的实际问题,对过密的林网要通过履行合法手续,尽早进行间伐;道路过窄的地方,要抓紧整修加宽,便于大机械运行;要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六是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现代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等环节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创新完善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使各市场主体间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鼓励现代农机合作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引自《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