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合作社
 
  合作社新闻
  国内合作社介绍
  国内合作社法规
  国外合作社介绍
  国外合作社法规
     外资村镇银行与农民玩儿起躲猫猫
发布时间:2009-05-13      点击次数:4140

外资村镇银行与农民玩起“躲猫猫”?

□ 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孙思磊

 

 

  外资银行“下乡”的热情依然高涨,但国人对于外资下乡的态度却在发生着变化:最初是一边倒地称赞外资下乡,如今是对其在业务运行上的“弃农”倾向连发质疑。在中国公众舆论的眼中,外资村镇银行正在经历着从“天使”到“魔鬼”的角色转变。

  按照监管层向外资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预期,外资银行下乡设立村镇银行应当为亟待信贷资金支持的农村尤其是农民带来福音。但随着外资村镇银行业务的初步运行,人们越发感觉到,积极进驻农村的外资村镇银行们为中国最需要信贷支持的农民群体提供金融援助方面的态度并不积极。当中国农民满怀希望地向这些“洋银行”申请金融援助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漠然相拒的借口。一次次地申请,一次次地被拒,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洋银行”似乎在与中国农民之间上演着另外一出“躲猫猫”游戏。

  “洋银行”玩起“躲猫猫”

  最先被推入公众质疑视野的是渣打和林格尔村镇银行。渣打和林格尔村镇银行是渣打银行在我国农村地区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也是内蒙古农村地区引进的首家外资银行。据悉,对于渣打银行的引进,和林格尔地方政府一直持高度重视的态度,这不仅是因为渣打村镇银行是内蒙古地区引进的首家外资银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深切希望渣打村镇银行成立后能够有效缓解当地“三农”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利引进渣打村镇银行,当地政府提供了包括税收在内的很多优惠政策。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渣打村镇银行在多方的关注和支持下“高调”开业后,却在信贷业务开展尤其是向“三农”提供信贷支持上陷入了“沉寂”。据了解,从2月初正式营业至今,渣打村镇银行在当地的存款业务开展得风风火火,但贷款业务却一笔都没有开展。据媒体披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当地没有贷款需求。国内知名乳业企业蒙牛就落户在和林格尔县,和林格尔也因此被称为“乳都”,加上当地还有淀粉生产和牛羊肉加工等支柱产业,因此当地“三农”经济非常活跃,当地农民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面对着大量驱车数公里上门寻求资金支持的当地农民,渣打却通过不断提高贷款门槛等方式,将他们拒之门外。渣打村镇银行的“拒农”做法,让当地农民感到无奈和不解。

  据当地的一位村支书介绍,渣打刚开业不久,便受邀参加和林格尔县几个村的干部座谈会。会上,渣打宣布了它和中资银行完全不同的贷款政策:不搞请客送礼;农民自己的宅基地、耕地都能做抵押……

  渣打的承诺让那些苦于无法获得资金支持的人看到了希望,然而当他们带着希望上门去寻求贷款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不能发放贷款。对此,渣打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至今未发放贷款,是因为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农民的产业链,指导农民学会面对风险,从而去制定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在研发更贴近当地市场需求的贷款服务的同时,我们必须确保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需要控制风险似乎是最冠冕堂皇的拒贷理由,它成了所有外资村镇银行拒绝向农户发放贷款的挡箭牌。据了解,截至目前,尚没有一家外资开设的村镇银行向农民发放个人贷款。

  醉翁之意不在“农”

  缺乏有效抵押物、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这是导致农民贷款难的老大难问题。这样的现状外资银行在选择下乡设立村镇银行之前不可能不了解,但在已知的难题面前,为何外资银行仍然对村镇银行备加青睐、积极下乡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外资银行积极下乡设立村镇银行是醉翁之意不在“农”,而是别有所图:“他们希望在资金充裕的城市、大企业集中的地区开设网点。在大城市开设网点较难获批、大城市银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既响应中央支持‘三农’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收到宣传效果的村镇银行便成为其首选。”

  这样猜测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观察外资银行在村镇银行的选址上的共同偏好,似乎恰好能为上述猜测提供佐证。仔细分析目前外资村镇银行的选址,其跟踪大客户,配合各地分行开展业务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例如北京密云汇丰村镇银行选址密云县新东路,而密云经济开发区汇集了伊利、今麦郎、韩国万都等知名企业。

  谈及渣打在和林格尔设立的村镇银行的意图,当地银行业某相关人士分析称,“我认为渣打是冲着蒙牛来的。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村镇银行是渣打的唯一据点。可以说只要有了这个据点,哪怕它只是个储蓄所,渣打就可以对内蒙古的所有大企业进行营销了。至于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要求,那只是形式上的。”据了解,渣打和林格尔村镇银行在拒绝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同时,却与蒙牛等大企业保持着密切的接触。

  国内最早的外资村镇银行——汇丰曾都村镇银行,则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为大型农业企业服务的导向。该行行长明确表示,初始阶段将主攻当地出口型企业,为其提供相关贷款服务。同星农业董事长杨生洪是随州汇丰村镇银行的第一位客户,同星农业就落户在随州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内还有武汉健民集团、波导随州公司等企业。

  监管部门着手“纠偏”

  外资村镇银行在运行中的“拒农、弃农”做法,显然与监管层的政策初衷发生了严重背离。《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外资村镇银行在业务运行中的“拒农、弃农”倾向,已经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银监会一位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外资村镇银行在业务运行中确实存在偏离服务三农的问题。银监会已经要求地方银监部门全面监测包括外资村镇银行在内的所有村镇银行以及其他新型农金机构的业务运行,督促其业务运行与银监部门的政策设计保持一致,最大可能地为三农尤其是急需信贷扶持的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在基本满足当地三农经济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才允许村镇银行适当向其他企业和产业进行信贷投放。”

  该人士透露,银监会已经向几家外资村镇银行下发了业务运行指导意见,要求其迅速调整业务运行中偏离三农的倾向,切实加大向“三农”经济尤其是农户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当地“三农”经济发展,否则银监部门将通过相关的政策性强制措施直接干预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该人士同时表示,现在相关的外资村镇银行已经开始进行业务调整,相信它们会逐步回到真正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轨道。

  曾希望,“洋银行”能为亟待信贷资金支持的农村带去福音;曾相信 “洋银行”“不搞请客送礼、农民自己的宅基地与耕地都能做抵押……”的诸多承诺。

  然而,一次次地申请,却一次次地被拒。农民的心中充满了不解和无奈。

  似乎,这是另外一出“躲猫猫”的游戏。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