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管站 韩生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质量,必须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的组织程度,优化农村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为破解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难、农村科技人才短缺的瓶颈,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的作用,北京卓越果品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科技托管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服务管理机制,提高了产业规模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应需而生:破解“三难”
在北京昌平区的十三陵地区,活跃着一支被称为“农业技术小时工”的农业科技托管员队伍。他们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也是农业科技的转化者与受惠者。
十三陵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种类丰富的林果资源优势,同时积累了一批具有丰富果业管理经验的技术能人资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当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青壮年人员越来越少,年老的干不动,导致果树管理出现断层,部分土地闲置荒芜。二是本地区为十三陵名胜风景区,从事餐饮、住宿、采摘一体化经营的农户较多,一些农户重餐饮经营轻果园管理或不会管理,造成虫害严重、树势减退,砍树清园现象频有发生,经济损失严重。三是科技成果在这里得不到转化,一些果农致富愿望虽很强烈,但缺乏技术指导。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卓越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农业托管中心”,把一些懂技术、会管理、有富裕劳动力的农村科技能手组织起来,按照果品种类分别建立托管项目小组,由合作社统一调配,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帮助那些缺乏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低的农户管理果园。托管内容包括果园、果树管理的全过程。需要托管果园的农民只要打一个电话,合作社马上就调集人员、技术和农机设备进行服务,被托管的农户比外雇临时工减少用工成本近一半,而且管理质量有保证。这些来自乡村的“科技托管员”,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农业技术小时工”。合作社目前已建立了50人的托管员队伍,他们中的多数是农村科技协调员,共托管了69户780亩果园。
——顺势而为:形成托管运作链
农业科技托管模式的实施,是政府管理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以市、区农业、科技部门扶持为后盾,以农村科技托管员为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形成合力打组合拳,将农村蕴藏的土地资源和技术能人资源潜力挖掘了出来,解决了农民想做但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
1、培养一批农村土专家。在市、区科委的支持下,合作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北京农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各种林果专家,按照不同农时,举办不同内容培训。合作社根据十三陵果业中存在的科技难题,利用农民晚饭后的闲暇时间深入到村召开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请专家来帮助农民培训,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007年共培训社员1035人次,涉及各种果树管理和果品经营实用技能。为了巩固和提高培训效果,合作社有重点地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作为科技托管员,把他们培养成不出村的土专家。这样就形成了“农民不懂的找科技托管员,科技托管员不懂的找合作社,合作社拿不准的请专家”的层层负责的科技服务网络。
2、建立托管保障机制。在实践中,合作社根据托管运作实践,制定了保障与分工机制。一是为保证托管员在服务中的人身安全,为他们上了1万-3万元的保险;二是利用果业中不同的项目,进行了7个专业分工;三是合作社与托管员签订三年的合同,实行定向、定期、订单服务。这样就为托管员的服务与农民接受服务建立了机制保障。
3、营销服务一条龙。由于实施了农业科技托管服务,农民的果品有了良好的收成。合作社成立了销售部,利用本地区休闲采摘游客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市科委的爱农信息驿站、电子信息爱农卡服务中心,有组织地带领农户开创市场。合作社组织一批客服人员,配备专用车辆,以诚挚、微笑、周到的服务,引导和陪同游客到社员户采摘、垂钓、餐饮和认养果树、菜园。2007年为社员销售果品7万多公斤。
——收到实效:农民受益
农业科技托管模式的出现,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深刻变化,主要有四方面好处:
一是调剂了农户劳动力的余缺。通过整合农业人力、物力资源,让有技术经验、有管理能力的托管员、有空余时间的闲散劳力都能得到有效利用,2007年合作社共组织完成了3000多个托管工作日。
二是保护了土地资源。经过科技托管员的科学管理,使荒废的果园得到新生,提高了果品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目前合作社已帮助社员建立了20个标准化果品采摘园,仅2007年“十一”黄金周,就通过采摘销售果品10多万元。
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农业技术托管,使托管员和被托管社员户实现了利益双赢。托管员平均每个日工收入达50元,有的托管员在剪枝季节10天就收入1000多元; 2007年9月,合作社组织被托管社员户开展绿色食品进社区的活动,把十三陵特色农产品摆到了北京天通苑、团结湖等4个大型社区,具有十三陵特色的尜尜枣、京白梨最高卖到了每公斤30元。
四是为果农减少了损失。例如,社员国子清家去年管理果树的老人不幸患病,不懂果树管理技术的儿女们面对十多亩果园不知如何下手,于是合作社安排了4个托管员,帮他们从锄草、打药、剪枝、摘套袋到采摘销售,进行了全过程托管服务。2007年国子清家果园喜获丰收,儿媳咸素莲高兴地说:“都是合作社托管员帮了大忙,要不这十亩地非荒废不可,今年的果子比往年长得都好,比老爷子管理得都好,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启示:破题准、路径新、意义深
农业科技托管组织模式是对当前农村科技服务体制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制度创新,其特点是破题准、路径新、意义深,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
一是破题准。农业科技托管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土地与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的联动机制,有效破解了目前农村土地分配方式细碎化现象突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也为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是路径新。农业科技托管模式是改革农村生产方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与农民两张皮的缺陷,形成了需求+机制+服务+销售=增收的组织方式和技术培训+生产服务+市场营销=盈利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角色转换。
三是意义深。农业科技托管模式以鲜活的自创性特征,走出了一条以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农民自愿结合、自我服务、互助发展的体制创新之路,实现了农技服务、合作社发展、农民增收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