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一个农民营销合作社
丹麦最早获得成功的农民营销合作社,是1875年出现的一个小乳品厂。但是,影响较大,因而得到人们公认的第一个农民营销合作社,则是1882年在日德兰岛(Jutland)西南部成立的耶丁(Hjedding)乳品厂。
丹麦之所以成为较早出现农民营销合作社的国家,不仅因为它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还因为其周边国家的现代化工业迅速崛起,而其本国的传统农业走向衰落。在这种环境条件下,那些从事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的农民,为了适应农业商品化发展的趋势,需要联合起来,开展大规模的、集中的加工、销售活动。
经过农地改革,丹麦农民摆脱了实物租、税和劳役的束缚,为了买地、还贷和交纳现金租、税,对现金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大量出售农产品,从而加快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十九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铁路、海运的迅速发展,运费降低,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产品大量涌入欧洲,导致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其中,谷物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大,给丹麦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对畜产品,特别是奶制品和猪肉的需求增加,导致丹麦农民从以生产谷物为主,转向以生产畜牧产品为主。当时,从事畜产品加工的盈利很大,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资金条件,并要达到足够大的经营规模。丹麦最早的乳品合作社,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导致农民营销合作社在丹麦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乃是欧洲工人合作运动对丹麦农民的影响。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各种工人合作社组织陆续出现。1866年,有一个名叫汉斯·克利斯丁·索尼(Rev. Hans Christian Sonne)的天主教牧师, 把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模式引进到丹麦日德兰地区的一个教区内。由于丹麦的条件与英国不同,不存在大批破产的手工业工人和陷入贫困的产业工人,这一合作社模式在丹麦城镇居民中没有引起积极反响。倒是一个名叫赛福林·乔根森 (Severin Jogensen) 的小商人,1868年在日德兰农村建立了一个合作商店,实行现金交易,盈余按成员购买额的比例返还,结果受到农民欢迎,各地农村纷纷建立类似的合作商店。可以说,消费合作社模式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对于后来各种农民营销合作社在丹麦的迅速兴起,有着深刻的影响。
导致农民营销合作社在丹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农业中的某些传统合作方式,在丹麦新发展起来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上得到承袭。
黄油、奶酪生产是从畜牧业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过去,丹麦农民自己生产黄油和奶酪,主要用于自己消费,数量少、质量差,很少进入市场。随着丹麦农业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变,商品性谷物和饲料的购买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如何提高黄油、奶酪的产量、质量和商品率,扩大市场销售,增加现金收入,成为当时丹麦农民面临的一大难题。
距离丹麦不远的瑞士,具有悠久的奶酪生产史。每年夏天,瑞士牧民到阿尔卑斯山上放牧,他们把牛奶集中在一起加工,按照各自交付牛奶数量的比例分配收益。这种做法引起了一些丹麦学者的兴趣。1852年,有人向丹麦皇家农学会递交了一项建议,提议成立农民自己拥有和分享收益的合作乳品加工厂。60年代,丹麦出现了几个最早从事乳品合作加工的组织,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大规模加工技术,均告失败。奶油分离机的发明,使得大规模进行乳品加工成为可能,随后,丹麦出现了很多私人和合伙人乳品厂,他们采取收购牛奶的办法组织加工生产。但是,由于以买断方式收购来的牛奶质量低劣,又由于加工后的脱脂奶难以处理,结果,这些乳品厂的经营业绩都不佳。
1875年,卡斯伦德(Kaslunde)的七个农民,共同创建了一个乳品厂。他们实行类似罗虚代尔合作社的原则,规定盈余按每人送交牛奶的比例进行分配,决策实行一人一票制和服从简单多数原则。这个乳品厂的合作方式取得了成功,但在很多年里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外界所知。1881年冬,日德兰地区西南部的一些农民,在一个名叫斯蒂林·安德森(Stilling Andersen)的年轻乳品加工者带动下, 建立了耶丁(Hjedding)合作乳品加工厂。这个年轻人以合作者的身份负责乳品加工,领取适当的工资报酬。合作社规定,所有的成员都要保证把他生产的全部牛奶送交乳品厂,并承担各自以及连带的债务责任;收入按照各人交付牛奶的数量比例进行分配;所有的牛奶生产者,无需交纳任何现金,都可以成为合作社成员,合作社决策是按成员拥有奶牛的头数进行投票。
耶丁乳品厂于1882年6月开业,它生产的黄油立即卖得好价钱,从而吸引人们纷纷前往学习。第二年,各地建立了很多类似的合作乳品厂。再后来的几年里,不仅一些合伙人乳品厂纷纷改为合作乳品厂,就连一些大庄园也放弃私人乳品厂,加入了合作乳品厂。
表1.
1900年 1909年 1914年
|
合作乳品厂(个数) 1029 1157 1168
私人合伙乳品厂(个数) 266 238 196
大庄园乳品厂(个数) 244 90 16
|
合作工厂屠宰生猪(头数) 67.5万 140.8万(1910年) 243.5万
非合作工厂屠宰生猪(头数) 无记录 42.6万 40.9万
|
资料来源: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p.41, 66. By Harald Faber, 1931.
丹麦学者认为,上述合作乳品厂之所以取得成功(见表1), 主要原因是它在五个方面占有优势。第一,它要求所有的成员都保证把全部牛奶送交合作社,因此,牛奶来源稳定可靠。第二,它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监督,直接干预牛奶生产过程,保证了牛奶质量。第三,合作社成员的分布比较集中,减少了收集牛奶的运输费用。第四,合作社通过集资和集体贷款来发展生产,因此在设备投资方面要比私人或合伙人企业更有远见。第五,合作社把加工后的脱脂奶返还给农民,用于养猪,促进了农户养猪业的发展,因而更受农民的欢迎。
从1882年到1885年,丹麦各地陆续建立了80家合作乳品厂;1885年到1895年,新建了595家合作乳品厂;截至1909年,拥有0.55公顷到250公顷土地的农户,已全部加入合作乳品厂,他们拥有的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
以合作乳品加工厂为起点,丹麦于1884年成立了第一个从事奶牛配种的合作种牛俱乐部,1895年成立了第一个从事奶牛个体产量记录和牛奶质量分析的合作控制协会。同年,有几个地方合作社联合成立了最早的两个黄油出口协会。1898年,成立了第一个饲料采购合作协会,由此形成了奶牛业产前、产后的系列化合作。
随着乳品合作社的成功,其他农产品营销合作社也很快在丹麦陆续发展起来。
小资料:
阿拉福兹公司:
阿拉福兹乳品公司是丹麦MD Foods 和瑞典Arla 两家乳品合作社企业于2000年4月17日正式合并而成,这是合作社历史上的第一起跨国合并。该公司是欧洲最大的乳品集团,有会员农民约14,909户,丹麦7,921户,瑞典6,988户。年加工牛奶71亿公斤,分别为:丹麦40亿公斤、瑞典22亿公斤、英国9亿公斤。MD Foods是丹麦最大的乳品集团,占丹麦乳品市场的90%以上,另外在英国还有乳品加工厂,并在当地有固定的牛奶供货源;瑞典的Arla公司占本国市场约60%。
MD Foods和Arla都是成立于19世纪末的合作社代表企业,并于1995年开始业务合作,1999年10月,两家企业的董事会开始讨论合并事宜,并于同年12月得到代表大会的认可,随后又先后通过了丹麦、瑞典、欧盟等的关于竞争和垄断的评估,于2000年4月17日正式合并为Arla Foods,总部设在原丹麦的MD Foods公司。
在2004到2005财政年度,该集团收购牛奶840万吨,并且营业额约为460亿丹麦克朗。这些数字包括了2003年10月与阿拉福兹英国子公司Arla Foods plc合并的英国乳品公司Express Dairies的牛奶量和营业额。合并后英国成为阿拉福兹最大的市场,占总营业额的33%。瑞典和丹麦分别占22%和19%。其他欧洲市场占13%。营业额的剩余部分来自海外市场。
集团专门生产以牛奶为基础的产品。除了丹麦,瑞典和英国,阿拉福兹在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巴西和波兰都有生产工厂。并且在美国和加拿大也都有注册生产。
2006年1月27日,阿拉福兹公司与我国蒙牛集团合资成立蒙牛阿拉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2月21日正式运营。注册资本为1.8亿元人民币,双方共同投资5.4亿元人民币,蒙牛集团占股51%,阿拉福兹公司占股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