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合
 
  工合简介
  章程
  人物介绍
     工合国际委员会创始人陈翰笙
发布时间:2008-08-30      点击次数:7216
陈翰笙生平
 
 
    

    陈翰笙1897年2月5日生于江苏无锡,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时代,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反对黑暗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民间外交活动的开展,不辞辛劳,不畏险阻,献出了毕生精力。

    1915年,陈翰笙为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国勤工俭学,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4年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李大钊的影响下结交苏联友人,研读《资本论》,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经李大钊介绍,1925年加入国民党,担任北方局的宣传、联络工作。次年,参加了北京“三·一八”运动,反对段祺瑞军阀统治,并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为共产国际创办的《国际新闻通讯》撰稿,及时报导中国革命动态,宣传中国革命。

    1927年李大钊遭奉系军阀杀害后,陈翰笙被迫前往苏联,在共产国际创办的国际农村经济问题研究所任研究员,开始关注中国的农民问题。1928年回国。1929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主任,组织大批有志青年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调查。1933年参与建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担任会长,并创办《中国农村》月刊,刊登大量调查报告和论文,说明农村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论证改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有力地支持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并培养了一批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32年,陈翰笙参与宋庆龄、蔡元培等人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活动,多方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和爱国人士,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35年,为躲避国民党特务追捕,先去日本,再赴苏联,并任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约研究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陈翰笙根据我党的指示前往美国纽约,任太平洋关系学会国际部研究员、《太平洋事务》季刊编辑,同时为党创办的《华侨日报》工作,宣传党的主张,号召爱国侨胞抗日,争取美国政府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1939年底抵达香港,协助宋庆龄开展“工业合作运动”,任“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并负责“保卫中国大同盟”的工作,向同情中国抗日战争的国外人士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1942年香港沦陷后,转赴广西,受“工业合作运动国际委员会”的委托,在桂林创办了工业合作研究所。1944年春,为躲避国民党缉捕而前往印度,从事抗日工作。

    1946年,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陈翰笙再度前往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并在约翰·哈近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纽约亚洲研究所作研究工作。他撰写文章,在旧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城市发表演说,揭露蒋介石政权的黑暗统治和发动内战的阴谋。

    1950年冬,陈翰笙应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回到祖国,担任《中国建设》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在20世纪50年代,陈翰笙先后担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印友好协会副会长、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委员、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出访过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苏联、德国、芬兰、瑞典和东欧诸国,对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团结作出了贡献。

       1955年,陈翰笙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室主任。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陈翰笙受到严重迫害,被下放湖南茶陵外交部干校。粉碎“四人帮”后,陈翰笙又以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精力继续领导和从事各种学术研究工作。1978年以后,他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商务印书馆外国历史小丛书编委会主任、中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世界经济学会顾问、中国经济团体联合会顾问、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暨外国历史编委会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

    2004年3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顾问、工合国际委员会前副主席陈翰笙,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