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工合动态
  公告
  合作社调研
     工合国际主席柯马凯的西藏教育印象:孩子们天真活泼快乐
发布时间:2023-06-08      点击次数:1092

 

“我一页页地看一个5年级孩子的课本,每页都小心翼翼用藏文做了好多批注。当然,我看不懂,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但很明显不是摆样子的。”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中外嘉宾近日在西藏参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办人、英国籍访客柯马凯(Michael Crook)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在林芝市第二小学的参访感受。

图为5月19日,柯马凯在拉萨罗布林卡听藏戏,和当地藏族民众一道跳锅庄舞。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年过七旬的柯马凯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物理专业。家里几代人都做教书育人工作,自己随后也教了40多年书,从小学到研究生,甚至老年大学都教过。所以,他最关心的就是教育。

图为5月18日上午,参访团成员在林芝市第二小学观看孩子们上实验课。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西藏对教育是有特殊政策的。我在林芝二小参观时,走进了一间五年级藏语文教室。里面的学生都是藏族,老师也是藏族,黑板上写得满满的都是藏文。我一个字都读不下来,全课堂我就没听见他们说一句汉语。”柯马凯说,当时他旁边的小课桌上正好有课本,一页一页翻开,全书仅后封皮和后内封的印刷信息是汉文。

“我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加拿大人,在家里说的是英文。可我又生活在中国,所以中国、英国的学校我都上过。”柯马凯说,自己作为一个双语双文化的人,觉得多元文化能丰富人生,“这个我特别得意。我觉得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西藏自治区能够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好事”。

 

图为5月18日,柯马凯(左一)在林芝市第二小学参访时获得学校赠予的藏文书法作品“扎西德勒”。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此次西藏行,是柯马凯20世纪90年代到访西藏后的故地重游,他先后随团参观了林芝市第二小学、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及西藏大学图书馆。他说,能感受到西藏的教育水平提高了。

“在林芝二小,我走进那个教室,看到老师用的是触摸式黑板,我们(北京)的学校还没有做到每间教室里都装一个,我觉得他们的硬件并不差。”柯马凯说。

图片

图为5月18日上午,参访团成员柯马凯(Michael Crook)侧耳倾听藏文书法老师的讲解。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他还留意到西藏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应该和北京援藏有关;林芝二小的校长也是从广东援藏来的,能感觉到这些地方对西藏教育有帮扶、交流”。

柯马凯年少时读过中国和英国的寄宿学校。“我个人觉得这种寄宿制有一些优势。当然,这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我自己小时候在北京崇文小学和北大附中读书时就是寄宿,那些经历都很愉快。”

他说,寄宿其实就是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比方说宿舍里的卫生,要自己承担一些。他特别喜欢自己上学时的班级,还有人来检查值日,看看被子叠得怎么样,窗户是不是擦干净了。

“我教书,又去过很多学校,我有一种习惯,就是走进一个学校要察言观色,看看孩子们的面部表情,是紧张还是欢快的,是否有孩子的那种天真活泼。我觉得西藏的孩子们是天真活泼、快乐的。”(完)

来源:中新网

作者:江飞波

 

 

版权所有: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0号吉利家园3号楼805室 邮编: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一号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图书馆206室 邮编:100085
京ICP备0600896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13711